宁夏银川西夏王陵的残碑前,一块刻着神秘方块字的石碑静静矗立。这些文字笔画繁复如迷宫,撇捺间藏着党项族消失的密码 —— 这便是被称为 “死文字” 的西夏文。如今,在宁夏大学的实验室里,AIGC 模型正对着黑水城出土的《番汉合时掌中珠》残卷 “深度学习”,屏幕上的西夏文被逐字拆解为 128 个笔画特征,随即在数据库中匹配出对应的汉字释义。“西夏文智能识别系统” 的这场算法革命,不仅让失传八百年的文字重获 “读写能力”,更通过虚拟活字排版、输入法开发,让现代人能用西夏文发微信、写贺卡。从考古现场到数字终端,西夏活字的 “算法复活”,既是文字学的突破,更是古老文明在智能时代的创造性延续。

西夏活字的算法复活:AIGC 如何破译失传文字的密码
一、溯源:活字里的王朝残影
西夏文的命运,与党项族的兴衰紧密相连。公元 1036 年,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为彰显民族独立,命大臣野利仁荣创制西夏文。这套文字借鉴汉字结构却自成体系,共 6000 余字,笔画多在 10 画以上,最复杂的 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