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>人物传记>正文

杨淑亭:轮椅上的创业先锋

时间:2025-07-02作者:星晨阅读:31分类:人物传记

在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的青山绿水间,有一位坐在轮椅上的女子,她的名字叫杨淑亭,是湖南七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创始人。她从一场车祸致残的农村妇女,逆袭成为带动 1300 人脱贫的电商巨头,用 "工厂建到村里" 的产业扶贫模式,在残疾人创业与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书写了一段传奇。

杨淑亭:轮椅上的创业先锋

杨淑亭:轮椅上的创业先锋

1、命运多舛,梦想不灭

2011 年,对于杨淑亭来说,是人生的重大转折点。原本活泼开朗、对生活充满憧憬的她,在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中,脊髓严重受损,导致下半身瘫痪,只能与轮椅相伴。这一沉重的打击,让她一度陷入绝望的深渊。曾经,她也有过迷茫和痛苦,不知道自己的未来该何去何从。但骨子里的那份倔强和对生活的热爱,让她不愿向命运低头。

在家人的鼓励和支持下,杨淑亭开始尝试走出阴霾。她意识到,虽然身体残疾了,但自己的大脑和双手还能工作,还有能力去创造价值。于是,她开始关注身边的机会,思考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。一次偶然的机会,她接触到了电商行业,发现这是一个可以让她突破身体限制的领域。从此,她的心中燃起了创业的火花。

2、艰难起步,勇敢探索

2014 年,杨淑亭创办了湖南七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,主要从事户外用品的生产和销售。创业初期,困难重重。作为一名残疾人创业者,她面临着资金短缺、技术不足、市场竞争激烈等诸多问题。同时,身体上的不便也给她的创业之路带来了巨大的挑战。比如,在参加展会时,她需要别人的帮助才能移动展品;在与客户沟通时,她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展示自己的产品。

但杨淑亭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。她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毅力,一步步克服了重重障碍。为了解决资金问题,她四处奔走,争取到了***的扶持和社会的投资;为了提升技术水平,她不断学习和引进先进的生产工艺;为了打开市场,她注重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,积极参加各类展会和电商平台的推广活动。

3、创新模式,助力脱贫

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,杨淑亭意识到,自己不仅要实现个人的创业成功,还要承担起社会责任,帮助更多的人脱贫致富。于是,她提出了 "工厂建到村里" 的产业扶贫模式。她将工厂开到了贫困山村,利用当地的劳动力资源,生产户外用品。这样一来,既解决了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,又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,实现了企业与农村的双赢。

在实施 "工厂建到村里" 的过程中,杨淑亭遇到了不少困难。一些村民对这种新型的产业模式持怀疑态度,担心工厂能否长期稳定地运营。为了消除村民的顾虑,杨淑亭亲自到村里进行宣传和讲解,向村民展示公司的发展规划和前景。同时,她还为村民提供免费的技能培训,让他们掌握生产技能,提高就业能力。

如今,七七科技已经在湖南、贵州等地的多个贫困山村建立了分厂,吸纳了 1300 多名村民就业,其中包括不少残疾人。这些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,不仅增加了收入,还能照顾家庭。杨淑亭的 "工厂建到村里" 模式,成为了乡村振兴的标杆案例,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赞誉。

4、突破障碍,成就自我

作为一名残疾人创业者,杨淑亭面临的不仅仅是物理上的障碍,还有心理上的挑战。在创业过程中,她经常会遇到别人的质疑和歧视,有人认为残疾人根本不可能创业成功,更不可能带领别人脱贫致富。但杨淑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,打破了这些偏见。她用坚强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,证明了残疾人同样可以在创业领域取得成功,同样可以为社会做出贡献。

在心理上,杨淑亭也经历了从自卑到自信的转变。曾经,她因为自己的残疾而感到自卑,不敢面对外界的目光。但随着创业的不断成功,她逐渐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和尊严,变得更加自信和乐观。她用自己的经历,激励着更多的残疾人勇敢地面对生活,追求自己的梦想。

5、展望未来,砥砺前行

如今,杨淑亭的事业蒸蒸日上,七七科技已经成为了国内户外用品行业的知名企业。但她并没有满足于现有的成就,而是不断开拓创新,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。她计划进一步扩大 "工厂建到村里" 的产业规模,将更多的贫困山村纳入到产业链中,帮助更多的人脱贫致富。同时,她还致力于推动残疾人创业就业,为残疾人提供更多的培训和支持,让更多的残疾人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。

杨淑亭的故事,是一个残疾人逆袭的励志故事,也是一个创业者勇于创新、敢于担当的故事。她用自己的行动,诠释了什么是坚韧不拔、什么是社会责任。她是轮椅上的创业先锋,更是乡村振兴的榜样。在她的身上,我们看到了无限的可能和希望。相信在未来的道路上,她会继续书写更加精彩的人生篇章,为残疾人创业和乡村振兴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。